浙江龙泉“复兴故事”:从“匠心传承”到“创新强市”
中新网丽水8月2日电(记者 邵燕飞 施紫楠)“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从最早提出建设创新型省份到打造创新强省,翻开浙江的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创新发展史。
眼下,创新“基因”已融入到浙江的每一寸土地。在浙西南的群山之中,坐拥“三江之源”的龙泉市,则为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交出一份时代复兴答卷。
从青瓷之都到科创高地,从人才“洼地”到精英齐聚……几年时间,龙泉聚全国之智、借全省之势、倾全市之力,掀开了一场先声夺人的高标准高质量发展之路,以新姿态迎接新挑战,用新状态踏上新征程。
龙泉早期工人生产模型展示 施紫楠 摄
精益求精:一位青瓷大师的匠心传承
右脚踩住踏板,拉坯机快速转动,沾满泥水的双手力道均匀地拉着泥皮。不消一刻,一只精巧的杯状泥坯,便完美地呈现在工作台上。
尽管已近古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传承人徐朝兴仍每天坚持早晨5点起床进行创作。从业65年来,他秉持着一份匠人匠心,潜心探索龙泉青瓷工艺的发展与创新。
龙泉,地处浙西南浙闽赣边境处,因剑得名,凭瓷生辉,素有“瓯婺入闽通衢”“驿马要道,商旅咽喉”之称,是中国著名的青瓷之都、宝剑之邦。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熊熊窑火,淬炼出的不仅仅是青瓷的翠颜玉色,还有一代代龙泉匠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到了徐朝兴之子、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徐凌这一辈,龙泉青瓷材料和工艺的创新演变为观念与主题的创新。在徐凌看来,“要在技艺传承上做到精益求精,在创作上鼓励推陈出新、体现个性。”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检验检测机器 施紫楠 摄
龙泉青瓷宝剑技师学院,成为最好诠释。
以青瓷和宝剑技能人才提升培养为抓手,龙泉青瓷宝剑技师学院已成为龙泉传承“工匠精神”、培育地方特色人才的重要部分,目前已培养出潘建波、李震、兰宁莉等数位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
“学校如今已有来自各大高校的专业教师二三十个,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龙泉青瓷宝剑技师学院青瓷教研组组长杨宸星说。
在传承中创新,于创新中传承。一份匠心,驱动着龙泉的创新发展。
近年来,该市以创新思维迭代升级青瓷产业,以融合理念培育壮大青瓷经济,做深做实龙泉青瓷文化“深化”“物化”“转化”文章,锻造出龙泉坚定的文化自信与开放兼容的文化姿态,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
浙江三田汽车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 施紫楠 摄
勇于变革:一个传统产业的创新裂变
块状经济集聚、中小企业量多面广,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如何整合创新资源要素,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营造高层次产业创新生态,成为各地必须面对的难题。
走进浙江三田汽车空调压缩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三田”)智能化生产车间,全自动化流水线井然有序,现代化工厂气息扑面而来。
近年来,浙江三田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助推产品提质增效,并通过与高校紧密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走上了一条以自主创新为发展原动力的腾飞之路。
“对于企业而言,要不断突破现有的核心技术,使先进的研发能力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三田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陈庆华说,在公司转型升级过程中,龙泉市汽车空调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以下简称“综合体”)功不可没。
陈庆华口中的综合体,便是龙泉在发展历程中演化出的改革创新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