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饺子、剪窗花……他们在第二故乡也有“妈妈”也有家
饺子里包起乡愁 窗花上映出笑脸
第二故乡也有妈妈也有家
包饺子、吹糖人、写春联、剪窗花……快过年了,南苑街道喜气洋洋,20多名战士跟兵妈妈们一起,兴高采烈地庆祝即将到来的春节。“陈妈妈,您包的饺子跟我妈妈包的简直一模一样。”不大的活动室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在第二故乡,这些今年9月才入伍的新兵们感受着家的温暖和新春的气息。这个春节,他们不再孤单。
按照规定,新兵第一年不能回乡探亲,在春节热闹的气氛中,战士们的思乡愁绪更加强烈,叫一声“妈妈”成了他们心中最渴望的事情。丰台区和大兴区的千余位社区工作者连续多年开展认亲活动,让这些新战士在第二故乡有了“妈妈”有了“家”。
说句心里话 部队也有个好“妈妈”
“第二故乡妈妈”的故事,要追溯到1991年。丰台区东新华街有着深厚的拥军历史,社区的老人们经常到附近的军营里帮战士们做些洗洗涮涮、缝缝补补的活儿。老书记杨秀茹听说,有很多新入伍的战士思乡情切,晚上经常偷偷掉眼泪。“安抚战士们的情绪,要比帮他们洗衣缝被重要得多。他们跟我们说,他们最想念的人就是妈妈。”于是,杨秀茹萌生了一个想法——由社区老人来充当战士们的“第二故乡妈妈”,让他们在驻地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从那以后,兵妈妈与新兵结对子就成了一个传统,一直保持了近30年。新兵入伍时,兵妈妈会去车站迎新;老兵退役时,兵妈妈会亲手为他们戴上大红花;逢年过节,兵妈妈们都会走进军营,给新兵包饺子、包粽子、滚元宵……到了战士生日的时候,她们会把战士接到自己家里,为他们庆生。慢慢地,兵妈妈们走进了战士们的心里。他们有什么心里话无人倾诉,也会找“妈妈”一诉衷肠。
在这样的氛围影响下,兵妈妈郭金萍自己的儿子也成了一名军人!而且她正是因为给很多战士当过妈妈,才萌生了送子参军的念头。
羡慕战士们从军报国的远大志向,见证着他们在军营当中迅速成长,当时的郭金萍就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等自己的儿子长大了,也要让他参军去!儿子大二那年,在妈妈的鼓励下,也报名入伍,成了一名光荣的军人。如今,儿子已经从军9年,成为一名连长,他和妈妈都决定,要一直在部队干下去。有了这个开端,也许家里的后辈当中还会再出现更多的军人。
端起饺子碗 战士眼泪掉下来
跟新兵们包着饺子,剪着窗花,郭金萍阿姨忍不住又想起了她曾经的20多个“孩子”。让郭金萍引以为傲的颜兵就是在2011年认亲活动中相识的。当时,现场有几百名新兵,都是一脸稚气。当时的颜兵刚满18岁,高高瘦瘦的,站在队里面特别显眼。郭金萍笑着走到颜兵面前,颜兵看着她说:“郭妈妈,您真像我的亲妈”。一股暖流涌上郭金萍心头,“好孩子,离了家,郭妈妈来照顾你。”
转眼到了春节,新兵不能回家过年。郭金萍想着这大过年的,连顿团圆饭都吃不上。于是,她和社区几个妈妈一起商量,给战士们去送饺子,让他们能舒舒服服地吃个年夜饭。忙活了一下午,热热乎乎的饺子出了锅,兵妈妈们就赶紧拿保温桶装着去了部队。
兵妈妈们在部队活动室里把饺子都摆好,不一会儿,就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颜兵打头跑了进来,直喘粗气儿。“急啥呀,饺子凉不了。快喘口气儿,趁热吃。”战士们赶紧坐下来,颜兵一直搓着手没动筷子,有点不好意思。郭金萍笑着把饺子给他往碗里夹,“孩子,快吃,尝尝你郭妈妈包的饺子香不香。”颜兵端起饺子,刚要往嘴里放,就掉下了眼泪。“妈,好吃!”听着颜兵的这声妈,郭金萍鼻子一酸,也红了眼。她转过头去,偷偷抹了把眼泪,“妈今天陪你好好过个团圆年。快吃吧,孩子。”
那天晚上,颜兵打开了话匣子。初到陌生的环境,严苛的训练一度让他很不适应。好几个晚上,他都想家想得睡不着觉,蒙着被子直掉眼泪。如今有了郭妈妈,颜兵心里踏实多了,感觉自己在南苑也有了家。
在郭妈妈的鼓励下,颜兵在部队表现优秀,被评为优秀士兵,多次荣获嘉奖。郭妈妈逢人就夸:“看看我们颜兵,多有出息呀!”
两年后,颜兵退伍,回到了成都老家,但和郭妈妈的联系从来没断过。2019年春节后,颜兵结婚,郭妈妈还是证婚人,高兴得像是自家娶儿媳妇。
大兴兵妈妈 让战士们觉得有人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