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 正文

沙洲之变

来源:新闻热点 编辑:admin 时间:2021-09-29

  中新网郴州9月16日电 题:沙洲之变

  记者 白祖偕 邓霞 傅煜 鲁毅

  长征期间,中央红军经过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村民徐解秀与三名女红军之间发生了感人的“半条被子”故事。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访沙洲村,考察基层党组织建设、红色旅游发展等情况。

  如今,这个昔日远近闻名的穷山村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成为享誉中国的红色旅游新名片、脱贫攻坚的新样板。

沙洲村里,楼房巷道整齐洁净。 鲁毅 摄

沙洲村里,楼房巷道整齐洁净。 鲁毅 摄

  蝶变

  初秋时节,一车车果蔬从群山环绕的沙洲村向外运出,一台台旅游大巴接续向沙洲驶来。村内,宽敞的柏油马路与小桥流水相映成趣,青瓦白墙的瑶族特色民居装饰一新,楼房巷道整齐洁净,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这座有着红色基因的湘南古村每天都是欢意盎然,生机勃勃。

  “如今村里大变样,处处是景,大家生活很舒适。”51岁的朱志平是土生土长的沙洲人。在他的记忆里,曾经的沙洲破败萧条、环境脏乱。“村里道路坑坑洼洼,许多房屋年久失修、濒临倒塌,垃圾、臭水沟到处都是。”

  随着“半条被子”故事广为人知,沙洲村从2017年开始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旅游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民俗广场、红军广场、田园综合体……大批景点和配套设施纷纷建成,沙洲村变得更美了,乡亲们也因此吃上了“旅游饭”。

沙洲现代农旅示范基地。 朱桂花 摄

沙洲现代农旅示范基地。 朱桂花 摄

  沿着石板路从民俗广场前往“半条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老人旧居,是条约400米长、密布着几十家店铺的“巾帼创业一条街”。沙洲媳妇朱晓英的奶茶、文创店就在这条街上。

  “第一次过来时,这里出门买个东西要走很远,没有任何娱乐设施。”“落后、环境差、生活不便”是广东姑娘朱晓英对丈夫家乡的初印象。小两口婚后曾在沿海打工,随着小村庄热闹起来,“嗅”到商机的朱晓英于2017年回村摆摊卖玩具,后又开起创业街上第一家奶茶店。

  摊位从一张小凳变成两条长凳一张木板,再到而今的四家店铺,朱晓英见证了沙洲村游客量的不断攀升。据统计,近一年来该村累计新增游客180余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6倍。同步催生的餐饮、民宿、特产商店等各类旅游业态,让400多名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致富。村民人均年收入也从2014年的4360元增长到2020年的15000元。

  记者见到徐解秀孙子朱小红时,他正在自家土菜馆忙着用微信和一旅游团在线确认第二天的菜单。“今年最高峰时,我请了18个人打下手,每天有600多名游客来店里用餐,一天的毛收入就有1万多元。”加上兼做景区保安,朱小红去年的家庭总收入达到30多万元。

  “村子变美了,村民致富了,民风也更淳了!”令郴州市派驻沙洲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沙洲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谭诗华欣慰的是,腰包“鼓起来”后,村民的心态也在悄然生变: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回报社会、热心公益的意愿更强了。

  他欣喜地看到,“90后”奶茶店主朱梦嘉、直播带货“网红”黄芸等一批青年纷纷返乡创业,成为产业发展的生力军;村里一名五保老人也在家门口摆起了货摊,售卖自家晒的各种干菜。谭诗华说,一些先富起来的村民不忘回报社会,有的向村里老人赠送月饼送上中秋祝福,有的在疫情期间免费为村中交通卡口防疫值守人员提供餐食,有的为公益事业主动捐款......

  “脱贫后的村民都对党和国家深怀感恩之心。大家深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谭诗华说。

“半条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旧居前人流如织。 朱桂花 摄

“半条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旧居前人流如织。 朱桂花 摄

  探因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

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gzfgjj.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