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国内 > 正文

东西问 | 何志鹏:为什么中国的民主是深度融入人权的制度探索?

来源:新闻热点 编辑:admin 时间:2022-09-12


  尽管一些西方政客、学者、民众对中国的民主制度不认可、不接受,但实践中,中国的民主不仅鲜活地运行着,而且给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制度动力和精神动力。

  如果说西方民主的要义在于“选代表”,那么中国民主的精髓则在于“得民心”。西方的民主可以被理解为“买断式”的“一次性交易”。民众在选举季通过投票表达自己的意见,但选举完毕之后,民众就用尽了所有的民主权利。中国则建起了领域更广、覆盖更全的民主架构。民众在治国理政、基层治理、领域治理的全环节都有机会提出质询,在法律制定、政令实施、政府运行的全环节都有机会提供意见和建议,由此形成一个政府和民众密切沟通、良性互动的国家治理机制,即“全过程人民民主”。

  民主的核心要素在于参与、表达、监督,人权与民主存在着深刻而复杂的关联。中国民主走出了一条以人权为基础、以人权为目标、以人权为尺度、以人权为约束的道路。民主和人权有机、系统、深度融合,形成了中国特色人权实践的重要方面,也成为中国民主制度的重要特征。

2021年,在上海浦东某小区门口,社区工作者与居民们一起等待疫情解封时刻。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中国民主制度以人权为基础

  中国民主制度以人权为基础,表现为国家体制的塑造、政府机构的规划、政府官员的选任、社会治理的运行都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结果。认识这一特色,必须明确了解中国执政体系与人民的关系。中共从人民中走来,依靠人民发展壮大。

  中国的领导机构和领导人既不是一个与人民相对立的社会阶层,也不是一个游离于人民之外的利益群体,而是一个从人民中走出、在人民中遴选而来的代表群体,所以有责任坚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坚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意味着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一系列民主制度体系行使国家权力。正因如此,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中国高度重视民众的感受及其所反映的问题。因为疫情防控不力而导致民众生活受到负面影响,继而被免职的领导干部,在中国屡见不鲜,这种情况在国外很少出现。很多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持有一种麻木心态,自认为具有不可置疑的合法性,由此造成治理上的粗疏大意和盲目自负。

2022年7月29日,海南海口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民众体验自行车模拟训练器。本届消博会共有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超2800个国内外品牌参展。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中国民主建设以人权为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中国在实行民主立法、民主决策、民主协商、民主监督的整个过程中,初衷和方向都是提升人民的幸福感,都是朝着这一“最大的人权”不断迈进。

  民主是建设幸福生活的制度架构,健康顺畅的民主制度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发展,但人权的方向与指南作用时刻不容忽视。如果将民主建设视为一个排他的、唯一的正当目标,则有可能舍本逐末。

  近年来,中国在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的努力被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一些专家认为“中国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些规划目标、工作导向都可以被总结和归纳为广义和深度的人权。中国就是这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求国家民主法治建设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

  中国民主机制以人权为尺度

  中国民主机制以人权为尺度,意味着在民主的基础上所构建的国家治理框架和国家治理运行进程都始终着眼于民众更充分的认可。

本站内容收集于互联网

站务联系QQ :

Copyright © www.sgzfgjj.com 版权所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