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996成了互联网公司独特文化?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田宇
来源:市值榜(ID:shizhibang2021)
1886年5月1日,美国2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涌上街头,向资本家争取休息的权利。在运动中心芝加哥,警察向游行队伍开火,5月3日更是发生了爆炸事件,多名工人被枪杀和逮捕。
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恩格斯在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将每年的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八小时工作制”逐渐在世界各国确立。
一百多年过去了,996、大小周却在互联网公司大行其道,成为一种公开的“文化”。
2019年3月,一名程序员在世界上最大的代码托管平台与开源社区GitHub上创建了名为996.ICU的仓库,号召程序员们揭露加班严重的互联网公司。一个月后,包括阿里、百度、京东、拼多多、字节跳动、58同城、小红书等互联网公司的强制员工996的“黑名单”在网上流传。
面对整个社会的关注与讨论,互联网大佬们面不改色,甚至理直气壮。
阿里官微曾分享了马云在内部交流活动的讲话,称“今天中国BAT这些公司能够996,我认为是我们这些人修来的福报。”刘强东也在朋友圈发文,分享了自己早年创业间每2小时设一次闹钟的经历,并表示“混日子的不是我的兄弟”。
这种“你看不惯我,却不得不给我打工”的态度,不知道是霸道总裁做久了,还是梁静茹给的勇气。
后来,拼多多员工加班猝死事件,将互联网大厂加班现象推向舆论风口,央媒通批畸形加班现象必须坚决遏制。
8月2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了10个超时加班典型案例。其中,“员工拒绝‘996’被解除合同后获赔”成为最典型的案例之一。
这也意味着,官方首次明确表示,996工作制属违法行为。
从出现端倪到大行其道,为什么996成了互联网公司独特文化,究其深层原因,还要从企业竞争、内部管理和时代背景三个层面分析。
01
互联网公司竞争:零和博弈
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平台经济”。淘宝、拼多多是购物的平台,百度、今日头条是资讯的平台,微信是社交的平台,滴滴是打车的平台。
看似百花齐放,其实干的都是一样的活:把供方和需方弄到自家园子里,养肥了开始收服务费、卖广告、搞金融。
对平台经济而言,规模就是生死。获得最大规模的平台,能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流量,规模小的只会被市场挤出。
这是一场零和博弈。
互联网平台之间的竞争,从来不是靠技术与服务赢得客户,而是靠打败竞争对手垄断市场。
今年7月,作为起步最早的社区团购企业之一、先后融资8轮、估值10亿美元的同程生活宣布破产。此前,同程生活从众多小平台中拼杀出来,并且基本盘稳固,CEO何鹏宇曾在公开信所说,仅用了一年半左右,“同程生活已实现前端履约打平,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故事在2020年9月发生转折,新冠疫情使社区团购赛道大热,美团、拼多多(多多买菜)、滴滴(橙心优选)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场。
“不惜一切代价”“All in”“打赢战争”,一个个豪言壮语被反复喊出,听着以为是在研发新冠疫苗呢。
他们 “战争”的手段就是烧钱。一方面,用低价吸引顾客,鸡蛋0.1元4个,香蕉0.99元/斤,五花肉9.9元/斤……另一方面,用高薪酬吸引团长。行业从“拼创新”“拼执行”“拼模式”转向了“拼资本”“拼补贴”。
社区团购行业利润率急转而下。
在“巨头”进场前,像同程生活这样体量的平台单月销售额在8亿元至12亿元之间,毛利在20%左右。“巨头”进入后,平台每月营收降幅最高达80%以上,毛利直接变为负数,整个社区团购市场也进一步滑向全行业亏损的泥沼。
同程生活倒下了,有人说社区团购可以散场了。他们不知道,同程倒下正是行业巨头所乐见的。阿里、京东、美团、滴滴、拼多多,哪个不是从腥风血雨中、踩着对手尸骨走出来的?
2018年4月,滴滴外卖在江苏无锡正式上线,与美团、饿了么开启“外卖大战”。饿了么甚至打出“干死美团、碾压滴滴”的条幅。一时之间无锡人民成为全国羡慕的对象,有网友晒出外卖单,原价59.3,各种补贴打折之后,只要1.8元。这也只是小阵仗,要知道,在外卖这个赛道上,百度糯米这种重量级选手都被干死了。